中国最早的甲骨文,比殷墟的早300多年,来自山东史前遗址

中国最早的甲骨文,比殷墟的早300多年,来自山东史前遗址

2012年,在东距郑州商城约14公里、北距大师姑城址约7公里处,考古专家挖掘出了“东赵遗址”,横跨龙山时代与东周。

该遗址非常特别,里面一共有小中大三座城址,“叠套”在一座古城里:小城为龙山时代晚期到新砦期,中城为二里头时期,大城年代为东周战国时期,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中城。

东赵遗址紧邻郑州商城遗址,后者始建于距今3500年前后,比东赵遗址要晚400余年,但中城的内部存在商代大型建筑基址等遗存,因此东赵遗址是商族修建的古城,他们早在夏朝时期就已扩张到了郑州一带,已经逼近夏朝核心区域——河洛一带。

更为惊人的是,在中城遗址内发现卜骨祭祀坑,坑内出土20余块密集摆放的卜骨,卜骨系牛肩胛骨,灼痕明显,性质应为祭祀坑,年代为二里头二期,可能是商代殷墟卜甲集中埋藏放置习俗(制度)的雏形。不过,官方公告中没有提及卜骨上是否刻有文字,因此卜骨上应该没有文字。

紧邻东赵遗址的是郑州商城遗址,是商代早期都城,疑似商王仲丁之都,该遗址出土了一些甲骨文。

1950年,在河南郑州市管城区,考古专家发现“郑州商朝遗址”。后来历次考古发现,该遗址占地面积高达25平方千米,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,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稀世文物,其中就包括一些陶文与骨文。

郑州商城的文字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写在陶器上的文字,共有20多个字;一种是刻在牛肋骨上的刻辞,类似甲骨文,只有两片。其中,一片刻辞上刻有“又乇土羊,乙丑贞,及孚,七月”11个字(见下图),由于殷墟甲骨文中有“又亳土”记载,因此学者判断“乇”是“亳”的早期写法。由于辨读了“乇”字,于是就破解了重大历史谜团,原来郑州商城就是商初都城。

更为重要的是,郑州商城甲骨文比殷墟的早了300余年,且当时肯定已有成熟文字,否则无法写出“又乇土羊,乙丑贞,及孚,七月”11个字。

比郑州商朝更早的甲骨文,却不是源自商族遗址,而是来自东夷人的遗址。

1995年,山东淄博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建窑烧砖,需从村西南一处突兀高埠取土,由此发现了“史家遗址”。在随后的考古挖掘中,出土了龙山文化、岳石文化(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—前1600年)、晚商时期的城墙、环壕以及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等重要遗迹。

其中,在岳石文化后期的“井”字型木架祭祀坑中,考古发现两片残缺的刻有五个文字的甲骨文(其中一枚见下图),拒绝超过3500余年,比殷墟甲骨文早了300多年,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。如今,这两枚看似残缺且不起眼的卜骨,已经成为桓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。

令人疑惑的是,史家遗址属于东夷文明,而甲骨文是商族的产物,那么史家遗址中为何会出现甲骨文?以史家遗址的情况来看,大概率是商文化扩散到了该地区,带去了甲骨文的习俗;但也可能是反过来,东夷在龟甲刻字的习俗传给了商族,上述东赵遗址的卜骨没有文字,反映出距今3900年时商族还没有甲骨契刻的习俗。

不管龟甲契刻的习俗从何而来,史家遗址的甲骨文表明,早在夏朝后期,距今大约3700余年时,中国已经出现了甲骨文,背后折射的是当时应该已有“成熟文字”。

总而言之,早在距今9000年左右时,上古先民开始在龟甲上契刻符号,最迟到距今3500年时开始契刻文字,由此诞生了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甲骨文。当然,随着考古的深入,相信还会发现更早的甲骨文。

值得深思的是,由于需要与鬼神沟通,才会在龟甲上契刻文字,所以才会出现甲骨文,而甲骨文典字字形表明,商人日常文书是写在竹简上的,那么竹简文书与甲骨文谁先出现?如果竹简文书更早出现,而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文字——至少已有3500年历史,那就意味着中国文字的成熟时间,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,史书上记载夏代有典籍《连山易》可能就并非虚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黄金推荐

彦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365体育管网登录网站

彦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
🕒 07-24 💰 6429
唱吧上榜技巧分享
假的网站365怎么看

唱吧上榜技巧分享

🕒 08-28 💰 3716
盲人如何用手机?失明者的手机世界
假的网站365怎么看

盲人如何用手机?失明者的手机世界

🕒 08-05 💰 4043